非学历教育
海洋文化:古老而血腥的海上职业(一)——捕鲸的历史
宋代的傅肱,曾经写过一本《蟹经》,比较完整地总结出了当时研究蟹文化的成果。若干年以后,高似孙在《蟹经》的基础上,又广泛收集前人研究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编撰了一本《蟹谱》。 《蟹经》和《蟹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本关于螃蟹的专著。在这两本研究宋代及宋代以前蟹文的著作中,着重介绍了当时的许多种精美蟹馔。一是“持蟹供”。书中引用了宋代著名美食家林洪与吴门钱谦斋交往后所说的一段话,指出了林洪特别推荐...
我国已有6000多年吃蟹的历史。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表明我国人民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等国至今还不敢吃河蟹。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我国有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即中国三大名蟹产地:①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② 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③ 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
说起“螃蟹宴”,一定会联想到《红楼梦》里有趣热闹的一幕。《红楼梦》里第三十八回写到了螃蟹宴,在湘云与宝钗的安排下,在藕香榭设下了螃蟹宴,邀请了贾母等一众女眷过来赏桂花。贾府的筵席一向都极为讲究,这螃蟹宴也不例外。设宴所选的环境自然是上佳的,藕香榭中的对联就是最好的写照“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再伴着那两颗桂花树随风送来的馥郁花香,难怪深得贾母赞许。那一个个螃蟹不仅个头大,肉香甜而且蟹...
最疯狂的“造假”者:杭州美食家林苛步先生螃蟹价高,有蟹迷们自行研制出“赛螃蟹”聊以解馋。可林先生的菜谱确实有些离谱:“250克土豆,一小段胡萝卜,煮熟,去皮,揿成泥,与酱末、糖醋以100克精制油翻炒即成。”造假者不无得意地评价道:“外形酷似,蟹味十足,而且只花一块钱。”最艺高胆大的食蟹者:当代围棋大师聂卫平聂棋圣棋风咄咄逼人,食起蟹来也当仁不让。1992年9月,聂卫平一行到香港做客,金庸在家中设蟹宴盛情招...
最有口福的人:第一食蟹者巴解相传大禹治水时手下有一个名叫巴解的人,在现在的常熟阳澄湖一带指挥治水,当地有一种长着一对大钳的甲壳怪物,昼夜成群结队出没。巴解叫治水工人们建了一座圆形土圩子,四围挖了壕沟。夜里,怪物趋光浩浩荡荡而来,纷纷跌入壕沟里,巴解叫工人们烧了开水倒下,怪物都被烫死了。第二天,巴解看到怪物红彤彤的,还有香味散发出来,就取过一只揭开甲壳盖,大着胆子咬了一口——这滋味几千年来被人们...
1897年,德国借巨野教案强占青岛后,迅速建立起了一整套殖民统治体系。通过建海港、筑铁路、规划市政建设、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等措施,力图把青岛打造成为一个“模范殖民地”。殖民的终极目标就是掠夺资源。德国人控制胶澳海关,将大笔的海关收入纳入囊中。1898年春,德皇威廉二世派海因里希亲王访问北京与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会谈,达成共识:在青岛设立海关,德国人担任海关税务司。1898年8月,阿理文(...
德国侵占胶州湾后,为了保证长期稳定的殖民统治,将文化扩张作为重要手段,力图通过设立学校等文化设施扩大德意志的影响,培养其在远东殖民地的代理人。客观上,促进了青岛近代化进程,影响了青岛现代教育科研的发展。1897年,德国占领初期,租界内除私塾外并无其它教育设施。德国统治的17年中,青岛的新式教育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式学校。截止1911年6月,在青岛共有39所华人学校,其中包括2所职业学校、5...
1897年,德国借“巨野教案”,公然占领青岛。伴随着德国在胶州湾殖民统治的开始,德国的传教士们纷纷来到青岛,不仅对德驻青官兵进行精神慰藉,还对殖民地人民进行传教和文化渗透。在德国本土,普鲁士为首的北部地区多信奉路德宗等基督教(新教),而以巴伐利亚为首的南部、西部地区由于靠近奥地利,所以多信奉罗马教廷的天主教。陆续来青的传教士,既有新教中魏玛传教会的花之安、卫礼贤和新教中福音传教会的士谦、昆祚,又有...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明白武力得来的会通过武力失去。一方面,他们担心清政府从陆地出兵收回青岛;另一方面,他们担心其他国家从海上与他争夺胶州湾。“胶澳租借地”当时隶属德国海军部,与德国其他归殖民部管理的海外殖民地不同。1901年,第三任总督上任前的青岛,军事功能色彩更浓。德国在青岛先后建成了伊尔提斯、毛奇、俾斯麦三座大型兵营。伊尔提斯兵营是德军侵占青岛后最早开建的兵营,位于太平山南麓,现为青岛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