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7年,德国借巨野教案强占青岛后,迅速建立起了一整套殖民统治体系。通过建海港、筑铁路、规划市政建设、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等措施,力图把青岛打造成为一个“模范殖民地”。
殖民的终极目标就是掠夺资源。
德国人控制胶澳海关,将大笔的海关收入纳入囊中。1898年春,德皇威廉二世派海因里希亲王访问北京与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会谈,达成共识:在青岛设立海关,德国人担任海关税务司。1898年8月,阿理文(设计了北京的海关总税务司署办公楼)从宜昌海关调任青岛,9月宣布青岛为自由港。随着青岛港和胶济铁路的建成,青岛港改为保税区。到1904年,青岛港的贸易额为1330.92万海关两,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大港。
德国金融机构,控制着青岛进出口贸易,垄断国际汇兑,获取巨额利润。1898年,在青岛的首次土地拍卖中,德华银行以每平方米1元的价格置下了现太平路与青岛路口的土地,建造了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德华银行还开办保险公司,投资开办了山东铁路公司、山东矿山公司,并以低息贷款支持德国洋行控制青岛、山东的对外贸易,垄断青岛金融业。
1906年,德国人在青岛大港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1.6万吨浮船坞一座。该船坞长125米,外宽39米,内宽30米,深13米,并配有东亚最大的起重机。该起重机能举起150吨货物并送往12米以外。日战时期,日本人将浮船坞拖回日本,一直使用到80年代才废弃。
德国殖民者的到来对青岛原住居民产生了巨大冲击,推动和促进了青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