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已有6000多年吃蟹的历史。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表明我国人民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等国至今还不敢吃河蟹。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我国有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即中国三大名蟹产地:①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② 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③ 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蟹。
要成为名蟹产地,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养殖的自然条件好——有大片湿地;二是要有大量天然蟹苗上溯——产地近通海的大江、大河;三是要靠近发达的大城市——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给予传颂、推荐。
在这三大河蟹产地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古丹阳泽的“花津蟹”。它在唐代已十分有名,李白晚年就生活在当地,他的诗词中,有大量的咏蟹诗句;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花津蟹是最盛时期;清代花津蟹是当地县太爷进贡皇帝的贡品,乾隆皇帝封为“御之蟹”。

白洋淀的“胜芳蟹”,靠近北京,北京是元朝的都城,又是明、清两朝的都城。因此,“胜芳蟹”从元朝开始逐渐闻名。

“阳澄湖蟹”是明代中叶,随着苏州经济发展,而逐步闻名;到清代中后叶,上海开埠后,“阳澄湖蟹”的名气逐步盖过前面两个产地。特别是1949年后,“阳澄湖蟹”几乎是一枝独秀。造成当今社会上人们只知河蟹以“阳澄湖大闸蟹”为最佳。蟹市上的一些“李鬼们”,均打出专门销售“阳澄湖大闸蟹”而招揽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