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学以致远 开而创达”释义:
“学以致远”出自唐代张彦远书法家,原指学习书法的益处。“致远”二字原指到达远方,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为“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学以致远指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做人做事的知识与道理,探究真理。体现了学校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推进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的使命担当。
“开”意为“开拓,扩展”: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开”还有创立,建立之意:欲开置县。——《海瑞传》。“开”在校训中的内涵是“开拓创新、开放多元、有教无类”,指明了学校作为开放大学,秉承“办市民身边的大学”的办学宗旨,明确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开放教育为主,形成各类教育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办学格局,满足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创”意为“始造”:创,始也。——《广雅》;以创制天下。——《国语·周语》,注:“造也”。“创”体现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达”首先意为“到达、通到”,“达”还有“通达事理、见识高远”之意:达,通也。——《广雅》。“达”体现了学校建设现代化新型高等学校的愿景,在推进青岛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始终起到开创引领作用,实现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