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
公告通知  |
创优提质
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因子(2024 版)应知应会
日期:2025.02.24

1.国开教学质量因子修订背景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因子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强化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多角度、深层次的监控与评价,提升开放教育质量治理水平,根据学校重点工作计划,国家开放大学对教学质量因子进行修订,并发布《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因子(2024版)》。

2.国开教学质量因子修订内容

修订后的教学质量因子包含招生、资源配置、教学过程、考试、毕业5个维度,共19项指标。与修订前的13项指标相比,保留指标7项、修订指标2项,新增指标10项。

3.国开教学质量因子的应用

部将教学质量因子数据用于监测与评价各分部、学院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各分部、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参照使用,评价下属办学单位教学质量。

4.万人比

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人数占可招生范围内常住人口总数(万人)的比例以分部为单位按学期统计此因子不排名只作参考,对分校(学习中心)不做统计。

公式=某分部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人数/该分部可招生范围内常住人口总数(万人)

5.本科层次招生占比

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中报读本科层次的学生比例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33%。

公式=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中报读本科层次的学生人数/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总数×100%

6.前置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生源占比

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中前置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比例分部为单位按学期统计。此因子不排名只作参考,对分校(学习中心)不做统计。

公式=分部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中前置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人数/该分部本学期招生注册学生总数×100%

7.一年内退学率

退学的学生中注册入学时间不足一年的学生比例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分培养层次分别统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高于2%。

公式=上年同期注册入学某分校(学习中心)的学生中的退学人数/该分校(学习中心)当期招生注册学生总数×100%

8.课程主教材配置率

本学期开出的全部统设必修课程主教材配置数量与全部应配置主教材的统设必修课程首次注册人次总数之比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均纳入统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95%。

公式=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开出的全部统设必修课程主教材配置数量/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开出的全部应配置主教材的统设必修课程首次注册人次总数×100%

9.非统设选修课程音视频资源配置达标率

本学期开设的所有非统设选修课程(考试单位为分部)中音视频资源配置达标的课程比例以分部为单位按学期统计根据《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学习资源配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达标要求为每门网络课程配置不少于课程学时数1/6、不多于课程学时数1/2的音视频资源。1个学时为50分钟。临时生成性资源不计入

公式=某分部本学期开设的所有非统设选修课程(考试单位为分部)中音视频资源配置达标的课程数量/该分部本学期开设的非统设选修课程(考试单位为分部)总数×100%

10.学习网在线生师比

本学期有课程注册的学生总数与学习网有配置课程且上线的教师总数之比以分(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上线指进入本学期的课程详情页内,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150:1。

公式=某分(学习中心)本学期在教务系统中有课程注册的学生总数/该分(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有配置课程且上线的教师总数

11.学习网生均上线天数

本学期有课程注册的学生发生过在线学习行为的自然日数量(人均)以分(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学习行为指学生在学习网课程详情页内发生的学习相关行为,如浏览音视频教学资源、提交作业等。此因子不排名,只作合理区间建议。建议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9.2天,争取达到12天。

公式=本学期学习网某分(学习中心)平台中有课程注册的学生发生过在线学习行为的天数总和/该分(学习中心)本学期在教务系统中有课程注册的学生总数

12.学习网生均在线学习行为次数

本学期有课程注册的学生在学习网课程详情页内的学习行为次数(人均)以分(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学习行为指学生在学习网课程详情页内发生的学习相关行为,如浏览音视频教学资源、提交作业等。此因子不排名,只作合理区间建议。建议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2400次,争取2800次。

公式=本学期学习网某分(学习中心)平台中有课程注册的学生在课程详情页内的学习行为次数总和/该分(学习中心)本学期在教务系统中有课程注册的学生总数

13.学习网师均上线天数

本学期学习网有配置课程且上线的教师发生过在线教学行为的自然日数量(人均),以(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在线教学行为指教师在学习网课程详情页内发生的教学相关行为,如添加学习活动、浏览活动(含批改作业)、浏览资源等。此因子不排名,只作合理区间建议。建议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20天,争取达到30天。

公式=本学期学习网某(学习中心平台中有配置课程的教师发生过在线教学行为的天数总和/该(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有配置课程且上线的教师总数

14.学习网师均在线教学行为次数

本学期学习网有配置课程且上线的教师在学习网的教学行为次数(人均),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在线教学行为指教师在学习网课程详情页内发生的教学相关行为,如添加学习活动、浏览活动(含批改作业)、浏览资源等。此因子不排名,只作合理区间建议。建议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2400次,争取2800次。

公式=本学期学习网某分校(学习中心)平台中有配置课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次数总和/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有配置课程且上线的教师总数

15.学习网形考提交率

本学期学习网学生已提交的形考任务数量占学生应提交的形考任务总数的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不包含以论坛发帖为主要形式的形考任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85%。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学生已提交的形考任务数量/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学生应提交的形考任务总数×100%

16.学习网形考评阅率

本学期学习网评阅完成的形考任务数量占学生已提交的形考任务总数的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评阅是否完成以形考任务是否有成绩为判定标准。不包含以论坛发帖为主要形式的形考任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100%。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评阅完成的形考任务数量/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学习网学生已提交的形考任务总数×100%

17.实考率

本学期总部统考课程实考人次之和占总部统考课程报考人次之和的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分培养层次分别统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85%。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总部统考课程实考人次之和/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总部统考课程报考人次之和×100%

18.考试及格率

本学期总部统考课程及格人次之和占总部统考课程实考人次之和的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分培养层次分别统计。以课程最终成绩是否及格为准。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80%,不高于90%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总部统考课程及格人次之和/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总部统考课程实考人次之和×100%

19.专续本比例

本学期专科毕业生中报读我校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4%。

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专科毕业生报读我校专科起点本科人数/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专科毕业生总数×100%

20.按期毕业率

本学期按期毕业的学生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分培养层次分别统计。按期毕业指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修业年限毕业。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85%。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按期毕业的学生人数/入学当年当学期该分校(学习中心)招生总数×100%

21.学位申请率

本学期申请学位的学生人数与本科毕业生总数之比,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申请学位的学生既包括应届生,也包括延期申请或二次申请的往届生。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3%。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申请学位的学生人数/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本科毕业生总数×100%

22.学位论文审核通过率

本学期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数量占申请学位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分校(学习中心)为单位按学期统计。各分校(学习中心)每学期不低于80%。

公式=某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数量/该分校(学习中心)本学期申请学位论文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