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
公告通知  |
招生信息
高考"独木桥"将变"立交桥" 部分科目一年多考
日期:2011.01.09

     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减轻高考压力……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上发表文章,文章中重点谈到了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五条改革意见,被认为是绘出了中国高考改革的路线图。而改革高考“一考定终身”,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更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对于这一改革思路,岛城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理念很好,但若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执行起来很容易变样。

教育部确定高考改革方案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已于近期确定了高考改革方案,部分科目将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据报道,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 ,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改革现行“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不少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支持把一些科目“一考定终身”改为“一年多考”,他们认为,这样将大大提高高考的公平性,降低偶然性。

    其实,2010年7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未来10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写入其中。《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高考改革意在搭建“立交桥”

    每年6月的高考,虽然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天半,但却可以决定无数考生的前途命运。

    在袁贵仁部长提到的高考改革思路中,有三条都和拆掉高考“独木桥”、搭建高考“立交桥”有关。其中包括: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 ;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减轻高考压力;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岛城教育界人士分析,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走不同的桥,不再都去挤普通本科这座独木桥,从入口处实现分流;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则可以使学生避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情况,一次发挥不好,还可以再考一次甚至两次,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来用;而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则是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有很好的发展。

本专科考试分离学生恐难定位

    据悉,除了试点普通高中生和职业中学学生高考分离外,山东省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对于这一形式的高考改革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山东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实行分类考试 、多元录取 、自主选择的高等教育选拔机制。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实行本科与专科(高职)分类考试 。推进普通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试点,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单独组织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录取,优化考试科目,适当降低难度。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建立保障各地学生入学机会公平的稳定平衡机制。

    “本科和专科考试分开,适当降低专科考试的难度,看起来是给部分学生减负了,但真正执行起来,有的学生可能要受两茬苦。”岛城一位高中校长表示,对于成绩很不错的考生来说,他们就是奔着重点本科院校去的;而对于那些成绩并不太好的考生,以目前中国高考生家长的心态,很难直接放弃本科考试 ,大多会让孩子先参加本科考试 ,实在不行再参加专科考试 ,这些孩子就要考两次 。

一年多考别成“多考定终身”

    在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思路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就是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以减轻考生负担。

    目前,山东省的高考中并无类似尝试 ,但对于青岛学生和家长来说,一年多考并不是个新鲜事儿。因为,青岛近些年来盛行的美国高考、英国高考,都采取的是一年多次考试的方式,学生考完试后,选择自己最理想的成绩来申请英美高校,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一次考试的失利,不会影响到对高校的申请。

    对于教育部酝酿中的“部分科目一年多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如果操作不当 ,改革缺乏配套,一年多次考,很有可能变为“多考定终身”。这样的考试 、录取办法,首先,并没有改变用分数作为单一标准的录取体系,基础教育的应试格局丝毫未变;其次 ,由于要用总成绩排序、投档录取 ,考生和家长,必然选择有多少次考试 ,就参加多次,争取考出最高分,除非第一次考试 ,就考出满分,这会使每一次学科单考,都变为一次小高考,考试的压力不会减轻 ,反而会增加。形象点说,这是把统一高考的“斩首”,变为分散高考的“凌迟”。

■探访

高考分类进行山东已尝试

    对于普通高考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考这一改革,记者采访获悉,近些年 ,山东省已经在做相关的尝试 ,不过,尝试考试分开不是根据招生的高校,而是根据学生毕业的中学来分的。

    高职对口考试提前进行

    据悉,从2006年高考开始,为缓解我省考生过多给考务工作带来的压力,山东省首次将高职对口考试的时间和普通高考错开,高职对口考试时间比普通高考提前两周进行。

    从2006年开始,山东省的高考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年6月份的普通高考,还有一部分就是提前到5月份进行的高职对口考试 ,普通高考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的考生,而高职对口考试则针对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两类高考时间不同、考试内容不容、录取也不同。同时,两类高考的受关注程度也大大不同,6月份的高考仍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而五月份的对口高职考试 ,则鲜有关注,甚至送考、接考的家长都很少,非常低调。

    本专科录取差距变小

    从2010年高考录取情况来看,两类不同高考的录取情况也差别很大。根据省招考院公布的数据,在2010年录取的515744人中,普通高考录取的人数为488194人,其中,普通本科录取人数为239811人、普通专科录取人数为248383人,分别占普通高考录取人数的49.1%和 50.9% ,几乎平分天下。二者之间的差距已经不足万人,为历年来差距最小。

    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因为本专科这道“界线”,被录取到了不同的学校。被本科阶段录取的学生,基本都进入了综合性本科院校,而被专科阶段录取的学生,除了极少数进入综合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外,绝大部分都被高职类院校的专科录取。普通本科院校的专科计划已经越来越少。

    呼吁考试分开进行

    参加高职对口考试的考生,被普通本科院校录取的寥寥无几,2010年,山东省高职对口招生计划为20246人,而其中的本科计划只有1050人,对于绝大部分高职对口考生来说,本科几乎就是一个梦想。

    2010年 ,山东省普通高考的专科最低录取线已经低至190分,针对如此低的录取线,越来越多教育界的人士呼吁,将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招生中分开,前者进行本科考试,后者进行专科考试 ,让综合性的本科高校来进行本科教育,让高职院校进行实用性更强的专科教育,这样,综合类院校也不必再坚守那点儿专科“鸡肋”,高职院校也能全心做好自己的专业培养,各取所需。

相关新闻

艺考作弊,取消高考资格!

今年艺考生校考中作弊也会导致没学上

    2011年高考,艺术生若在专业考试中作弊,不仅会被取消艺术生身份,连参加普通高考的资格也会被取消。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 2011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于艺术生考试作弊,提高了处罚标准。

    据悉,往年高考,艺术生若在专业考试中出现作弊等行为,会被取消艺术生的身份,但并不影响该考生以普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但2011年高考,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对在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或校考中被认定为作弊、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材料取得资格的考生,取消其当年艺术类及高考报名和录取资格,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被录取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由相关高等学校取消其学籍。也就是说,2011年高考,艺术生如果在参加某一所高校的专业校考中被发现有作弊行为,就将被取消当年高考资格。

    而记者从市招办获悉,近两年 ,在青岛市招办组织的山东省美术统考以及省外艺术类院校的校考中,都有考生因作弊行为被抓,被抓的作弊行为主要是携带手机和小抄。

    根据教育部规定,2011年艺考,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分数线和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并须在本校网站上公布,录取前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备案。

山大省内自招笔试科目确定

文理各考5门,笔试时间与“北约”错开

    记者1月8日从山东大学招办获悉,报考山东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的山东考生,笔试时间为2月15日,与“北约”笔试时间错开。

    据悉,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虽然山东大学参加了北大为首的“北约”联盟,但对于山东省内考生,仍采取了单独考试的方式,并且与“北约”的初试时间错开。2011年报考山东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非山东生源考生笔试时间为2月20日,山东省考生考试时间为2月15日。山大自主招生考试的科目已经确定,理科生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科分值为100分 ,共500分 ;文科生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总分也为500分。

    1月6日至7日,山东大学迎来了2011年第一批参加特殊类型招生考试的学子们,参加此次考试的学生为保送生和艺术、体育特长生。据了解,该校保送生及艺术 、体育特长生的考试成绩及录取结果、资格确定情况将于1月中旬公布。

    文/记者 刘雪莲

本文来源:http://www.qdcu.com/news.show.php?article_id=841&class_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