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独有的自然景观和资源优势,也是青岛的魅力所在。通过开展植树增绿大行动,让绿树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既能有效解决我市园林绿化存在的总体绿量不足、品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又能更好地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青岛的城市品质和都市风貌。昨天,市园林局、环保局相关人士和植树专家对此表示,种树是打造“城市绿肺”,能提高城市“绿色GDP”,这是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必然选择。在今年的植树增绿大行动中,我市城区绿化转向生态绿化,满足城市造氧需求,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每栽20棵 至少保活19棵
每栽20棵树,至少保活19棵,今年植树增绿园林部门定下“硬杠杠”:成活率确保95%以上。如此高的成活率如何确保呢?记者在植树现场探访发现,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很仔细,除了保持饱满的土球外,每棵树都要浇上消毒液和营养液。
进青树木过“三关”
市城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我市将栽种1000万株乔灌木,这些树木进青前要经过3个 “关口”,以确保成活率达到95%以上。进青的树苗,园林部门都派出专人精挑细选,这是树木进青的“第一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植树增绿树种选择要乔灌结合、针阔混交,以大规格乔木为主。行道树为全冠或半冠栽植,选用非截杆苗木,苗木要求冠幅完整、树姿优美。外地苗木要在本地驯化培养2年以上。树木选定后,移栽时需要非常仔细,必须用人工挖穴的方式,避免树根被挖断。以雪松移栽为例,高8米左右的雪松,两名工人用铁锨至少挖一天半,确保根系的完整。
工作人员表示,以上两个“关口”万无一失后,运输的环节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多数乔木规格较大,有的树木享受特殊照顾,一辆运输车只能拉一棵树。运输司机途中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土球松散。
每棵大树喷上营养液
一棵棵大树,移栽青岛街头,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还有不少科技含量。对此,现场施工人员详细介绍,今年植树增绿中采取了新办法,以确保每棵大树都能尽快适应青岛的环境。
树木进青后,园林工人是如何种植的呢?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多名工人在绿地内种树,一棵棵高约10米的法国梧桐躺在路边,每棵大树的土球很大,而且饱满,为防止松散,工人用绳子固定。园林工人介绍,这批法国梧桐是从周边区市引进的。“这些法国梧桐已经成年,树龄在10年到20年。”园林工人介绍,用不了多久,法国梧桐就可以形成浓荫,让市民和游客乘凉,不用再受烈日的暴晒。
因为这些树木枝干太高,移栽时人工无法种植,必须依靠大吊车帮忙。记者看到,工人用绳子把法国梧桐固定好,大吊车一步步把大树吊进树坑内。两分钟后,大树被顺利移栽到树坑内。工人立即给大树喷上了黄色的液体,这些液体是消毒液和营养液,可以帮助法国梧桐适应新的环境。工人介绍,大树挪窝后,需要一个适应期,因此喷上的液体,可以帮助大树快速“苏醒”过来,适应新家的环境,可以确保成活率。
一棵女贞喝下300斤水
在另一处植树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种植耐冬,因为个别耐冬已经开花,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为了避免缺水,施工人员摘除了部分耐冬花朵,以确保成活。“这些新栽的树木要一次性浇透水,一棵大叶女贞就要喝下300多斤水。”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新栽种的树木要浇3遍水,每周1次,连续浇3周。
另外,今年植树增绿挖树穴特别严谨,按照不同的树种确定树穴的大小,比如大叶女贞的树穴深1.4米,长宽均为1.8米。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挖大穴的好处是,适宜树木的根系生长。”
见缝插绿破硬造绿
市城市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在去年嵌草砖改绿篱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在道路两侧沿行道树一线展开破硬造绿,在行道树间修建一米左右高的绿篱,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吸附汽车尾气、阻挡乱停车、乱穿马路等。
同时,通过适当密植行道树,打造一个人车分离、相对封闭的慢行空间,为行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
现场
绿化均衡推进 城区北部绿意浓
家住市北区劲松三路的李先生近日看到,原本马路边的小土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黄金槐、红叶石楠、樱花等,形成了一条美丽的绿化带,这也是植树增绿带来的新变化。其实不光劲松三路,在城区北部的金水路、李村河周边,目前都补种了景观树。
市园林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城区北部通过庭院绿化、山头改造等,逐步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比如,李沧区在世园会周边、金水河、李村河周边、太原路、四流中支路、毛杨路两侧等栽植景观树220株,乔木及行道树8675株,灌木6455株,地被3000平方米;崂山区在沙子口街道周边、王哥庄街道周边、阳岭路、午山、石老人周边栽植景观树145株,乔木及行道树869株,灌木1090株,地被260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绿化举措,将使得城区北部绿意浓。
专家解读
1 为何种植大量乔灌木?
满足城市造氧的需求
“以前,我们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是注重观赏性。”市园林局园林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观赏性绿化,主要是注重节点绿化,比如我市在几处街心花园内,种植了“对节白蜡”,这种树的树龄在几百年左右,被称为是“活化石”,对节白蜡安家后,提升了周边园林绿化品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另外,我市还在山东路宁夏路段种植了几棵榔榆,打造精致节点景观和园艺品质。崂山区在深圳路、银川东路、石老人海水浴场附近栽植大花月季和红帽子小月季4万余株,街头节点市花烂漫。
但这种观赏性绿化的特点是,绿化色彩单调,植物多样性不足,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正因为如此,在今年的植树增绿大行动中,我市种植大量乔灌木,城市的绿化转向生态绿化,满足城市造氧的需求。
2 大树来自什么地方?
植树增绿首选30乡土树种
这次植树增绿大行动中的大树有哪些树种?来自什么地方呢?
杨湧介绍,今年植树增绿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尽可能少用南方树种。乡土树种是已适应并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树种,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绿化应用价值。
本次植树增绿有一个包括30个树种的乡土树种库。包括银杏、黑松、白蜡、黄山栾、榉树、青朴、法桐、国槐、五角枫、红枫、玉兰、白玉兰、黄玉兰、紫玉兰、红玉兰、金银树、雪松、楸树、耐冬、红叶杨等。而且,针对目前岛城城区绿化阔叶树缺少的现状,在选择乡土树种时加大了阔叶树的比例,在这30种选定的乡土树种中,除了雪松和黑松之外,其余都是阔叶树。
园林工人介绍,目前这些进城的大树除了本地苗圃提供之外,还有很多是来自省内的菏泽、郯城等地。
青岛园林技校植物专家江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市引进的树种很科学,江灏举例说,比如银杏树,已经在青岛栽植多年,非常适应我市的气候,银杏的特点是寿命长,病虫害少,秋季叶子变成黄色非常漂亮。而白蜡则适应海边的环境,生长迅速,能够快速形成绿荫。“通过植树增绿,能够真正实现,春多花、夏多荫、秋多果、冬多绿。”
3 所有草坪上都要栽上树?
合理密植提高“绿化容积率”
这次植树增绿大行动要在去年破硬造绿的基础上,开展退坪植树。有市民对此提出异议,是不是要在所有的草坪上都栽上树?杨湧介绍,植树增绿大行动要通过规划增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垂直造绿、密植种绿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加城市绿量。首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幅增绿,快速提高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杨湧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城市绿地。二是增加现在绿地中的绿量。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不能有效扩大城市绿地的情况下,就要在提升现有绿地品质和生态功能上下功夫。科学证明,复层配置绿地的生态功能是单一草坪的30―50倍。因此,要加大复层配置的力度,合理密植,加大单位绿地中植物的“容积率”,促进绿量的成倍增加,实现生态功能的多倍提高。
植树增绿也要兼顾生态和景观两大功能,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实施。在道路绿地中要以生态功能为主,兼顾景观功能,加大复层配置的力度,大幅增绿,在节点打造精品园林园艺景观。在广场等城市敞开空间,要以景观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在丰富色彩、完善景观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遮荫树的配置,为行人和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观光游玩的环境,促进城市宜居指数和魅力指数的共同提升。
数说绿化
绿化136处沿街庭院
2011年全市计划新改建绿地100公顷、栽植景观大树31000株、栽植(补植)行道树10000株、改造道路绿化46条。据统计,完成新改建绿地240公顷、栽植景观大树6.7万余株、栽植(补植)行道树3.9万株、完成道路绿化改造65条。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侵占、破坏绿地,不得擅自将绿地改作他用和开发建设。对乱砍、乱伐、毁坏、侵占绿地等违法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今年,全市计划实施立体绿化120处,每区市各10处。立体绿化将选用苗龄3-5年的攀缘植物,沿街庭院墙壁栽植爬墙虎、蔷薇、迎春、连翘等攀缘植物,采用喷播等形式对山体护坡、桥柱绿化,增加绿化面积,使绿化向空中延伸,既增加景观效果又有效增加生态效益。全市136处沿街单位和居民庭院将得到庭院增绿和墙体绿化。
全市计划建设绿道69.1公里,每区市原则上建设不少于5公里的绿道。城市绿道是集科技、生态、绿色理念为一体,具有高透水率、高承载力、吸尘降噪、安全环保及艺术装饰效果等诸多优点。通过今年的植树增绿大行动,将使得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相关链接
消除城市噪音减弱热岛效应
每公顷树叶林一天约吸收1000公斤二氧化碳、放出750公斤氧气,比单一草坪的生态功能高出30-50倍。杨湧告诉记者,园林绿化是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的 “克星”。园林绿化具有吸热、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功能,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气温、调节空气湿度和吸收太阳辐射。城市绿化地段能消耗掉60%-75%的太阳辐射,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左右。从而,园林绿化能显著降低城市气温,减弱热岛效应。
现代城市中分布着大量工厂,存在着很多建筑工地,在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有医学专家指出,这些噪音,不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的精神反应,如心烦意乱、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表示,园林绿化是城市噪音的“消声器”,能减弱噪声,降低噪音污染,城市绿地可以有效阻挡噪音,枝叶对声波也有散射和吸收作用。(记者 王磊江)
本文来源:http://www.qdcu.com/news.show.php?article_id=1368&class_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