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6年,德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胶州湾五十年,被拒。1897年11月13日,德国伺机利用巨野教案占领胶州湾,48小时内结束战争,拉开占领青岛17年(欲占99年,因德在一战中失利,1914年青岛又被日本抢占)的帷幕。
1871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普鲁士取得了普丹(1864年)、普奥(1866年)和普法(1870-1871年间)三场战争的胜利,德意志统一了。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飞速发展,重工业尤为迅速,到 1900年德国的钢产量达 700多万吨,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随着 70 年代美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的增强, 德国失去了美国市场,加之世界殖民浪潮已过,中国成了一个合适的替代者。德国迫切需要在东亚,特别是在中国寻求一块永久性殖民地,保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扩大其在华的势力和影响。
1869年起,德国派人来中国考察,选择合适的港口,最终选择青岛。因英、法、俄、日先她一步,占领中国诸多良港,如日本在台湾、澎湖,英国在舟山、厦门,美国在烟台均有影响。京畿附近清廷守备又较严。山东后有腹地、前有海港,矿藏、物产丰富。
本来,沙俄觊觎胶州湾许久,德国还有所顾虑,德皇威廉二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交换了关于胶州湾和旅顺、大连归属的意见后,最终决定采取行动,于1897年11月发动侵略。
1898年3月签署的《胶澳租界条约》约定:德租借胶州湾99年,并有铁路修建及采矿权。
德占青岛使中华民族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临着空前的亡国危机。从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此后,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将满蒙作为其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北九龙半岛,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云南、广西、广东成了它的势力范围;日本已占台湾,以对面的福建为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