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非学历教育- 正文

海洋文化|大海里的“小巨人”(三)——大自然的艺术品:有孔虫雕塑

日期:2021-12-28浏览量:


有孔虫有5亿多年的地质保存历史,发现于不同地质时期的种类达4万余种,已知现存种类有6千余种,其分布广泛而数量众多。它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是重要的地层标志物和海洋环境指示生物。它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层学、古生态学、古海洋学等诸多科研领域,被誉为“大海里的小巨人”。

将有孔虫经放大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后,人们可以看到其生命旋符合黄金比例,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它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于其变化多端的外壳上,堪称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可以从它的外观上领略到科学、艺术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享受它的千姿百态之美。大自然赋予微观世界的美,丝毫不比宏观世界逊色。

郑守仪院士在青岛从事中国各海域现代有孔虫的分类及生态研究工作达60年。2008年,在她的指导下,青岛海滨雕塑园新增了27座有孔虫雕塑。


2009年,全球第一座以有孔虫为主题的雕塑公园在广州中山三乡镇(郑守仪院士的祖籍)小琅环山公园落成,园内共设114座有孔虫雕塑。

2015年,青岛39中成为全国首个竖立“有孔虫”雕塑的学校。这些雕塑,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年轻一代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