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英帝国纵横四海的年代,皇家海军以能够航行的地方就有皇家海军的战舰而自豪。这意味着英国追求的是无边界的、无节制的海权,这种海权的本质是扩张和排他;而不是对其他国家的尊重。以法国为例,当开创了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的宠臣萨利公爵的坐船一驶进英吉利海峡,一艘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英国皇家海军通报舰立即要求法舰降下国旗向英国皇家海军致敬。当萨利公爵拒绝后,英舰立即发炮轰击法舰,最后迫使法舰降旗。英国舰长对此的解释是“促使您尊重其大使官位,并服从于作为海洋主宰者之旗帜的荣耀是我的职责。”
在无敌舰队覆灭后的300年间,凭借遥遥领先的劳动生产率和坚船利炮,英国式海权粗暴践踏别国主权,肆意侮辱别国尊严,这引发出了两个后果,一是和其他海洋国家冲突的必然性;二是与任何可能挑战英国海权的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性。这种霸权主义的海权观,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帝国财政破产的必然性,也就在经济上决定了帝国主义国家间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均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当年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最终土崩瓦解。
二战最终摧毁了英国原本就已经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其海外领地逐渐独立,虽然它们中的大部分在独立后与英国组成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也无法再要求自治领政府以牺牲本国利益来维护英国的战略利益。以民族独立,主权自治为特征的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